昨天為了幫同事撈備份並解壓縮還原檔案,結果由於直接解壓縮會出現Error,說啥會有解壓縮炸彈......
WTF!?
所以只好用VNC遠端連線在Rucky Linux上一個個檔案比對解壓了,但不幸的...系統直接不聽使喚的當掉了......
為了救壓縮後10GB,結果主機當機了,整個傻眼
而且更扯的是,搬了個螢幕和主機直連才發現居然無法亮機...
為了救使用者誤刪的檔案,結果整個主機不亮機了是怎樣!?
所以只好用別的方式搞檔案救援,同時把主機強關後下架檢修了
但這台看起來就是組裝的主機配置時在奇耙,
這台硬體居然用了E3-1231 V3的CPU,4條 RAM,ASUS H97的小板,再加一塊N家無風扇的入門亮機卡...
然後系統裝在美光的MX50 SSD上
其實看到小板這點實在覺得
而且還是放在RD內網使用,真不知道當初的前人為何這麼配......
(推測應該是預算原因的可能性非常高)
由於系統當機+無法亮機,所以一開始在檢修的時候,
我其實是不知道CPU是E3-1231 V3這個沒內顯的CPU
想說主板上有HDMI+D-SUB輸出,怎麼接上去和獨顯一樣全都沒訊號
然後拆了獨顯再接上去,還是一樣沒顯示...
其實我實在是沒有印象,
在LGA1150的時代有沒有那種出廠就沒有裝內顯輸出的主板了
但碰到這個奇耙,真的是有一種被搞到的感覺
因為還以為是記憶體/CPU/主板掛了,
還拆掉所有記憶體在那邊一條一條測試
那到底我怎知道CPU是E3-1231呢?
原因是因為把側板和PCIE擋板拆掉,裸測沒裝顯卡時一樣無輸出,
接著再把顯卡插回去,然後就...很神奇的有畫面了
既然能亮機了,那就趁機用PE進去看看硬體規格,
結果才知道是這台主機用了一顆無內顯的U...
不過雖然可以亮機和進入PE了,
這也只能主要零件像是CPU、主板,RAM...等等是沒問題的,
而根據經驗,到這階段還不是能夠開心的時候...
因為雖然主機躺在地上裸測時可開機,
但立起來並把機殼裝回去後能正常開機才是重點!
然而果不其然,把機殼裝回去以及將主機立放後,
顯示卡又不輸出了......
所以這種問題通常會是:
A.內部線路被壓到
B.顯卡問題
C.顯卡故障
D.還是顯卡......
因為這台主機用的是小板,
當時組裝的人也都是用機殼後方走線,
所以沒有線路會被機殼側板壓到
所以又拆機一次測試看看這入門級無風扇的亮機顯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經過測試發現,這機殼在後方的PCIE擋板那邊不是傳統那種一片一片,
拔掉機殼上的在鎖上介面卡的,
而是活動式擋板(沒和機殼連著,也不用鎖螺絲的那種)再加一塊壓板固定所有擋板的
普通/一般的擋板:
要裝PCIE介面卡就得把原本機殼上掰下一片擋板
活動式示意圖(圖片來源:原價屋):
擋板式活動式的,本來就不和機殼連著,並多設計了一個機構(一個壓板(鐵片)來固定擋板)
而這台主機的機殼的壓板是鎖螺絲式的,
只要裝上壓板並鎖緊,顯卡就沒訊號啦............
接著不死心的反覆測試幾次,總算確定是壓板導致顯示卡訊號不輸出
也就是說,使用機殼的壓板後就會讓顯卡接觸不良/漏電之類的
然後仔細觀察了下,這機殼在PCIE擋板處的鐵片已經有些變形,研判之前機殼可能有被撞到過
(不過當下沒有老虎鉗就沒有做矯正手術了)
所以最後的處理方式就是廢掉壓板,直接改用傳統方式直接用螺絲把顯卡鎖在機殼上
然後再進行幾次測試確認顯示輸出正常後就結束這回合啦~~~~
【題外話】
認真說,有時候電腦維修其實沒有很多使用者想得那麼簡單啊
尤其是不知道前手到底用了什麼料件的情況下
維修起來基本上就是瞎子摸象了...
但也不是說不能修,要修當然是可以的,
但除了維修員本身要有經驗去判斷可能的問題以外,
還是少不了花時間對可能的問題點一樣一樣去做測試和排除了!
然而在一般公司的難點往往是不會像資訊行那樣,
會有庫存足夠的備品能夠交叉測試......
而筆電/平板的維修難點是在設備內部結構設計,
每個廠家都做不一樣,
而且為了要將設備做得輕巧又小,
所以很多關鍵零件通常都是焊死在主板上的
所以一旦要維修就只能換整個板...
但不是經銷商/資訊公司的話,一般人又很難拿得到料......
(去網拍買料間或殺肉也是可以,但得要有人賣...)
所以很多時候會變得無法修...
以上就是這次維修的分享,大概4醬